主頁
架構簡介
架構內容
手機應用程式
活動及消息
聯絡我們
繁
EN
主頁
架構簡介
架構內容
手機應用程式
活動及消息
聯絡我們
架構內容
聆聽能力
說話能力
閱讀能力
書寫能力
語言意識
R1.1 字詞規律覺識
字詞規律:組成詞語和句子的規則。
入門階段
認識漢字一字一音的規律。
表現指標(幼兒行為舉隅):
- 未能認讀漢字,但能根據字音的數量而判斷漢字有多少個。
- 能認讀漢字,並知道漢字是一字一音的。
發展階段
有語素意識。
* 語素:能夠組合成詞語的字,而這些「字」需具有意思。
表現指標(幼兒行為舉隅):
- 具配詞意識,能將不同的語素組合,配成有意義的詞語,例如「手」和「指」配成詞語「手指」。
應用階段
有詞語組合意識。
* 詞語組合:字詞與字詞間的組合,如「看」、「吃」、「電影」、「蛋糕」,可分別組合成「看電影」、「吃蛋糕」。
表現指標(幼兒行為舉隅):
- 具詞語組合意識,能將兩個或以上的詞語組成具意義的組合,例如「皮球」和「拍」,組成「拍皮球」。
R1.2 閱讀慣例覺識
閱讀慣例:閱讀的常規,例如拿書的姿勢、識別封面與封底、按文字方向順讀、按頁碼順序揭頁等。
入門階段
開始認識中文閱讀慣例。
表現指標(幼兒行為舉隅):
幼兒能有以下表現中的一至兩項:
- 正確持書,不會上下倒轉或翻轉書本閱讀。
- 能識別封面與封底。
- 指出書名的位置。
- 有意識按文字的方向,左至右或上而下指讀。
- 順頁碼揭頁。
- 能按閱讀方向,正確指讀書本、海報、雜誌、報紙等文本上的文字。
- 其它與中文閱讀慣例相關的表現。
發展階段
基本理解中文閱讀慣例。
表現指標(幼兒行為舉隅):
幼兒能有以下表現中的三至四項:
- 正確持書,不會上下倒轉或翻轉書本閱讀。
- 能識別封面與封底。
- 指出書名的位置。
- 有意識按文字的方向,左至右或上而下指讀。
- 順頁碼揭頁。
- 能按閱讀方向,正確指讀書本、海報、雜誌、報紙等文本上的文字。
- 其它與中文閱讀慣例相關的表現。
應用階段
掌握中文閱讀慣例。
表現指標(幼兒行為舉隅):
幼兒能有以下表現中的五項或以上:
- 正確持書,不會上下倒轉或翻轉書本閱讀。
- 能識別封面與封底。
- 指出書名的位置。
- 有意識按文字的方向,左至右或上而下指讀。
- 順頁碼揭頁。
- 能按閱讀方向,正確指讀書本、海報、雜誌、報紙等文本上的文字。
- 其它與中文閱讀慣例相關的表現。
語言技能
R2.1 部件識字
部件:漢字字形結構的基本單元,由筆劃組成,再組合成文字。例如「思」字由「田」、「心」兩個部件組成,「明」字由「日」、「月」兩個部件組成,「碧」字由「王」、「白」、「石」三個部件組成。
入門階段
能辨識常用部件。
表現指標(幼兒行為舉隅):
- 理解部件的意義,例如能理解部件「氵」是「水」的意思。
- 把相同部件的漢字歸類,例如詞卡「河流、沙灘、拍球、握手」能歸類為部件「氵」和「扌」。
發展階段
能用常用部件組合漢字。
表現指標(幼兒行為舉隅):
- 把常用部件與其他部件組合成正確的漢字,例如把部件「氵」與其他部件「可」、「先」、「永」組合成「河」、「洗」、「泳」等漢字。
- 或未能讀出常用部件與其他部件組合成正確漢字後的讀音。
應用階段
能用常用部件猜測漢字意思。
表現指標(幼兒行為舉隅):
- 理解部件的含意。
- 能認讀漢字與否,也可從該漢字的部件中,推測該漢字與甚麼相關,例如辨識出「拋」含部件「扌」,因而推測「拋」與「手」相關。
R2.2 複述文本
入門階段
在輔助下,能複述文本內容。
表現指標(幼兒行為舉隅):
- 在輔助下,能複述文本中的內容,輔助可包括實物、圖像、動作、語言等不限,例如以繪圖輔助複述《三隻小豬》的內文,能說出「小豬,起屋」。
發展階段
能複述文本小部分內容。
表現指標(幼兒行為舉隅):
- 能以短句複述小部分文本內容,例如複述《三隻小豬》的內文時,能說出「小豬,起屋」。
應用階段
能複述文本大部分內容。
表現指標(幼兒行為舉隅):
- 能以短句複述大部分文本內容,例如複述《三隻小豬》的內文時,能說出「大豬用草起屋,二豬用木起屋,三豬用磚起屋」。
- 能用自己的話語概括地說出文本內容。
R2.3 朗讀文本
入門階段
能唱讀文本,但不理解其內容。
表現指標(幼兒行為舉隅):
- 唱讀所學的兒歌或故事內文,但不理解內文的意思,例如未能正確回答與文本內容相關的提問。
發展階段
發展初階
- 能朗讀文本,理解小部分意思。
表現指標(幼兒行為舉隅):
- 能自行朗讀文本中的字詞/句子,理解小部分文本內容,例如能正確回答少量與文本內容相關的問題。
發展高階
- 能朗讀文本並理解大部分意思。
表現指標(幼兒行為舉隅):
- 能自行朗讀故事中的句子,理解大部分文本內容,例如能正確回答大部分與文本內容相關的問題。
應用階段
能朗讀文本並理解意思。
表現指標(幼兒行為舉隅):
- 能自行朗讀及理解文本內容,例如被問及故事情節或內文時,能正確回答。
R2.4 聯繫生活
入門階段
在輔助下,能將文本內容聯繫個人生活。
表現指標(幼兒行為舉隅):
- 在輔助下能把文本內容與個人生活經驗作出聯繫,輔助可包括實物、圖像、動作、語言等不限,例如講述故事後,以圖片輔助回答提問「如果你爸爸好似熊爸爸噉要去第二度做嘢,你會送咩畀你爸爸?」,幼兒回答「我張相」。
發展階段
發展初階
- 能將文本內容聯繫個人生活。
表現指標(幼兒行為舉隅):
- 能自行把文本內容與個人生活經驗作出聯繫,例如講述故事後提問「如果你爸爸好似熊爸爸噉要去第二度做嘢,你會送咩畀你爸爸?」,幼兒自行回答「我張相囉」。
發展高階
- 在輔助下,能將文本內容聯繫生活。
表現指標(幼兒行為舉隅):
- 在輔助下能把文本內容與他人的生活經驗作出聯繫,輔助可包括實物、圖像、動作、語言等不限,例如講述故事後,以實物輔助回答提問「如果你媽媽好似雞媽媽噉要買食物,你估佢會買乜嘢?」,幼兒回答「買蘋果」。
應用階段
能將文本內容聯繫生活。
表現指標(幼兒行為舉隅):
- 能自行把文本內容與他人的生活經驗作出聯繫,例如講述故事後提問「如果你媽媽好似雞媽媽噉要買食物,你估佢會買乜嘢?」,幼兒自行回答「我媽媽會買蘋果,因為佢鍾意食」。
R2.5 理解環境文字
環境文字:日常生活常見的文字,如商店招牌、指示牌、車站名稱、餐廳菜牌。
入門階段
在輔助下,能理解少量的環境文字。
表現指標(幼兒行為舉隅):
- 在輔助下,能以口語說出字數較少的環境文字意思,輔助可包括實物、圖像、動作、語言等不限,例如用圖片輔助以理解文字「不准飲食」的意思後,幼兒能說出「食嘢,唔得」。
發展階段
發展初階
- 理解少量的環境文字。
表現指標(幼兒行為舉隅):
- 能自行以口語說出字數較少的環境文字意思,例如看見「洗手間」,能說出「廁所」之意。
- 能自行理解少量日常生活常見的環境文字的意思,並能以口語表達出對其內容的理解。
發展高階
- 在輔助下,能理解較多的環境文字。
表現指標(幼兒行為舉隅):
- 在輔助下,能以口語說出較多的環境文字意思,輔助可包括實物、圖像、動作、語言等不限,例如用圖片輔助以理解文字「請讓座予有需要人士」的意思後,幼兒能說出「地鐵見過,要畀佢哋坐」。
應用階段
掌握較多環境文字的意義。
表現指標(幼兒行為舉隅):
- 能自行以口語說出字數較多的環境文字意思,例如看見「小心月台空隙」,能說出「喺地鐵見到,要小心,會好易跌落去」。
- 能自行理解較多社區或日常生活上環境文字的意思,並能以口語表達出對其內容的理解。
情意態度
R3.1 專注閱讀
入門階段
偶爾能專注閱讀。
表現指標(幼兒行為舉隅):
- 閱讀時偶爾能專注文本內容,不被其他事情打擾。
- 偶爾能認真閱讀。
發展階段
大多時候能專注閱讀。
表現指標(幼兒行為舉隅):
- 閱讀時大多能專注文本內容,不被其他事情打擾。
- 大多時候能認真閱讀。
應用階段
常常專注閱讀。
表現指標(幼兒行為舉隅):
- 閱讀時常常專注文本內容,精神集中,不被其他事情打擾。
- 常常認真閱讀。
- 能每頁閱讀,不會隨意跳頁。
- 視線持續閱讀每頁的文字或圖像,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會請教別人。
R3.2 樂於閱讀
入門階段
偶爾主動閱讀。
表現指標(幼兒行為舉隅):
- 偶爾主動到圖書角翻閱圖書。
- 偶爾跟隨教師朗讀文字,例如圖書、新聞、兒歌等。
- 偶爾主動獨自或與友伴一起閱讀。
- 偶爾與他人述說故事內容或圖像意思。
- 偶爾選讀不同種類的讀物。
發展階段
大多時候主動閱讀。
表現指標(幼兒行為舉隅):
- 大多時候主動到圖書角翻閱圖書。
- 大多時候跟隨教師朗讀文字,例如圖書、新聞、兒歌等。
- 大多主動獨自或與友伴一起閱讀。
- 大多時候喜與他人述說故事內容或圖像意思。
- 大多時候選讀不同種類的讀物。
應用階段
常常主動閱讀。
表現指標(幼兒行為舉隅):
- 已建立閱讀的習慣,常常主動到圖書角翻閱圖書。
- 喜歡跟隨教師朗讀文字,例如圖書、新聞、兒歌等。
- 常常主動獨自或與友伴一起閱讀,表現愉快。
- 常常喜與他人述說故事內容或圖像意思。
- 常常選讀不同種類的讀物。
- 主動要求教師讀出文本內容。